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客户盈利性分析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9-10-21 来源:www.boshuolunwen123.com 作者:博硕论文辅导网
TAGS标签:研究生论文 免费论文 论文下载 写作辅导 论文写作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模板 论文范文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客户盈利性分析的可行性
一、传统成本法下客户盈利分析的缺陷
在传统成本法下,很多与客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成本都被列入到期间费用中,如计入到销售费用,如客户的前期开发成本、中间的服务成本及后期的维持费用,在传统成本法下,很难找到合适的分配标准与费用对象进行分摊,这样就造成了客户成本信息扭曲、失真。当这部分成本费用金额较高时,这些费用的分配以否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经营决策,这会埋没一些高盈利客户对企业的利润贡献,使得销售人中无法去判断哪些是企业的优质客户,哪些是可舍弃的客户。对所有客户均采用一视同仁的客户政策,更无法有针对性的加强企业客户管理,制定客户关系管理政策了。久而久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造成一种客户越多,利润越小的尴尬境地。使用传统制造成本法进行盈利性分析,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首先,成本信息扭曲,可能导致错误决策。由于成本信息扭曲,本来成本低的客户被要求承担较高的成本,本应高盈利客户却计算成了亏损客户。这种误判会使客户丧失许多高盈利的优质客户,误受低盈利客户,甚至接受亏损客户。 其次,不利于内部销售人员业绩考核,打击销售人员的积极性。由于对客户盈利的错误计算,与之相联系的是对企业内部销售人员的不当激励。上述缺陷带来客户成本的扭曲,必然会导致那些开发真正盈利客户的销售人员倍受打击,会挫伤优秀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对企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总之,制造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不够完整准确,已经很难给企业提供完整有用的成本信息,己经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求一个能够提供更完整的成本计算信息。此时,引入作业成本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则
由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间接费用比重较高、生产过程复杂时成本计算不够准确,导致企业管理者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所得成本资料不太满意,对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较高的改革期望。一般来说企业如果具有良好的管理基础,会计信息处理及时准确,有相关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辅助核算,企业都具备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前提条件。作业成本法由于通过设置作业中心,分配中采用更为相关的成本动因,能够准确的分摊间接成本,同时作业成本法具有核算内容多、核算要求高、实施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在实务中实施作业成本法,也应当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石延安(2008)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使用原则①,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酒店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高性价比原则
任何一项新的管理方法实施都要考虑实施的成本与效益的对等关系,如果实施成本高于实施所产生的效益,那么此项管理措施将无法增加企业价值,不应当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会增加大量的工作,包括作业的确认、记录及计量。要求进行资源动因、作业动因的分析,及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的选择,作业成本库的选择等工作,这些工作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费用支出,企业应使成本—效益平衡,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运用成本收益原则衡量作业成本法是否在经济上可行。成本计算精细固然重要,由于过多的成本费用却带来少量的成本节约是得不偿失的。
(2)具体适用原则
任何一项成本管控措施都应该是针对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作业成本法在理论研究上体现了很多的优越性,能够对企业管理带来很多的好处,但在实施作业成本法前,一定要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和有效的评估,对企业现有成本核算水平进行深入了解,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可考核的相关指标。
(3)成本效益原则
通过引入作业成本法,给企业决策带来很多的优点,比如,成本信息更准确,决策更有效。但是,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些成本信息的收集需要大量的劳动,会有大量的计算。因此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之前,应当进行大量的调研与评估。对实施作业成本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实施作业成本法所需要消耗的成本之间进行一个比较,如果成本大于效益,那么这项工作将无法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增加,我们称之为经济不可行。
(4)以信息化中心,以人为本
在进行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分析与选择时,很多时候往往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同的会计人员由于学识、经历及价值观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进行成本决策时,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主观判断是不可避免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人的培养。当然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由于大量的计算需要借助于会计软件,因此应加快信息化的建设。
三、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客户盈利分析准确性的提升
传统客户盈利分析时,对于同销售相关的投入支出是不予以考虑的,企业一般将相关支出作为一项期间费用单独核算。在进行销售相关费用分析时,一般采用例如销售费用比(销售费用/销售收入)、万元费用销售额(定期销售额/定期销售费用)等指标单独考虑,而不是将之同具体客户联系起来。在开展新的客户关系管理时,由于忽略了公司针对不同客户的的识别、选择、发展及维修成本即狭义客户成本,先前的不考虑狭义客户成本的客户毛利率分析,显然对于企业的客户选择显然己经不能提供准确决策信息。
作业成本法下,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将相关成本进行分解到责任中心,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取得收入的相关成本。同时,根据客户所消耗作业动因的数量,将成本逐步分配计入到作业成本,一方面,在间接费用的分配上,体现了成本发生的依据,分配方法更加科学,另外,根据客户所耗作业动因的数量分配,对客户承担的费用来说,更为准确。
原文地址:https://www.boshuolunwen123.com/benke_lunwen/kjbenke/21701.html,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您可能在寻找关于会计本科论文方面的范文,您可以到本科论文频道查找。